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不冒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亚裔投资人呼吁更多有理想的创业者实现自我价值

8:28 10/11/2025

Clockwise from top left: 左上顺时针起:Mahesh Murlidhar, Danny Chan, Jason Wang and Vignesh Kumar Photo:

Nikhil Ravishankar出任纽航掌舵人的新闻打破了某些"隐形天花板"--长久以来,移民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很难触及那些高级职位。

今年10月,出生于印度的Ravishankar正式接替Greg Foran出任这家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即便如此,Ravishankar晋升至国家级航空公司负责人的情况在新西兰商界仍然是凤毛麟角,如果想在更多企业高层中查找亚裔人士的影子,或许也要把目光放得更远的地方。

资深华裔天使投资人陈少杰(Danny Chan)是新西兰创投圈中的知名人物。如今已经年过古稀的陈少杰在新西兰已经有40年的创投历史,在此期间,他让30余家企业发展壮大并走上正轨。

他表示对自己的投资回报"感到满意",并对新西兰创投界的生态保持乐观。

"新西兰以永远探索新方法而闻名,"陈少杰说,"从人均水平来看,我们在创新方面的排名非常高。有句话经常被引用--'从车库起步'--这话放在新西兰确实非常恰当。"

如今,另外几位相对年轻的亚裔风险投资人也在追随陈少杰的脚步,表达了对新西兰初创企业的信心。

这些投资人长期以来帮助亚裔和非亚裔创业者开创他们的业务,并试图让新西兰从旧有的、以大宗商品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向更为可持续的、基于创新的经济模式。

Danny Chan is a veteran angel investor.

天使投资人陈少杰。 Photo: Supplied

风投公司GD1(Global from Day One)的管理合伙人、印度裔主管Vignesh Kumar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科技领域已经是新西兰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等再过个10年左右以后,有望成为新西兰GDP的最大贡献产业。"Kumar说,"科技行业的工资普遍更高,对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机会更多、工作节奏更快,也更具挑战性。"

Kumar表示,在经历长期经济低迷后,新西兰创投圈的生态具备了助力国家长期发展的潜力。

"经济下行期同时也是考验创业者在困难条件下打造最具战斗力的企业的关键阶段。"他说,"我深信,这将从长远角度促使新西兰建立更高效、更有冲劲并渴望在全球舞台上成长的公司。"

另一家创投公司Phase One Ventures的首席执行官Mahesh Murlidhar也认可该观点。

"(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型经济体,即便只有少数公司能够成功,也能产生快速的复利效应,典型的例子比如 Halter、Auror、Mint Innovation、VXT 和 KiwiFibre Innovations。"Murlidhar说。

"每家公司都创造了众多高附加值岗位、贡献了知识产权并吸引了更多全球资本。"

在2023年的大选中,Murlidhar也是代表国家党参选的候选人。

Murlidhar曾经是软件设计公司Canva的雇员--这是一家在2015年至2017年间主攻线上视觉设计工具的独角兽公司。Murlidhar希望看到新西兰的风险投资领域能够有实质性增长。

"目前风投能占到我们GDP的0.3%左右,但未来10年,我认为能增加到1%至2%。"他说,"这个水平的投资将可以把新西兰拉到与其他那些以创新作为生产力发展和出口增长真实驱动力的国家的同一起跑线上。"

Mahesh Muralidhar is the CEO of Phase One Ventures.

Mahesh Muralidhar。 Photo: Supplied

曾以留学生身份来新西兰的中国移民Jason Wang如今是科技创投公司Icehouse Ventures的合伙人,他呼吁在初创领域进行更多投资,因为"高度依赖出口和房地产的经济模式将导致风险"。

"投资初创企业是有效利用资本的运作方式。"他说,"科技是一个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赛道,它可以立即对我们现有的经济模式产生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是长期持续的。看看Xero、Rocket Lab或者Halter这样的公司就明白了,看看这些企业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初创企业可以创造新兴产业,也能颠覆现有行业。一个例子就是OpenStar--这家公司开创了新西兰核聚变能源行业的先河,同时还培养并吸引了拥有竞争力薪资的高技能人才--所有这些都吸引了对新西兰经济的投资。"

"初创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带来新的财富机会,推动更公平的经济体系。"

"它们还能带来一些不那么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为下一代创造有意义和充满愿景的职业路径。"

"与其出国到海外寻找机会,新西兰的年轻人现在可以在很多(本地的)早期公司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获得跨职能技能、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并积累国际竞争经验。"

Wang表示,过去10年间,新西兰本地的风投基金规模已经增长了10多倍,从2.5亿增长至250亿。

"除了这些专注的本地基金,还有国际风投以及包括 KiwiSaver 和家族基金在内的其他投资者的大量入场,这说明新西兰初创企业可获得的资本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增长了20到40倍。"

"正如Icehouse首席执行官Robbie Paul近期在自己的领英上分享的帖子所说的,据我们统计,截至2025年6月,新西兰风投基金在过去5年间新增了15.3亿纽元的管理资金,并在此期间新设了20只基金。"

Kumar表示,这个投资体量放在全球来看仍然微不足道。

"(但)这确实证明新西兰的科技行业和风投的氛围正在增长。"

"归根结底,VC(风险投资)是科技圈成功的象征,所以我们前进的方向还是对的。"

不过陈少杰认为,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我们曾经也有过世界级公司,但由于资本短缺,这些公司要么被迫转移至海外,要么被外国公司收购。"他说。

但事情也出现了转机。随着新西兰资本环境改善,陈少杰把投资目光锁定在了那些新西兰本地的创新想法上。

"我一直很关注在教育、医疗、健康以及环境和可持续领域中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他说。

Kumar在医疗领域的个人经历也给了他探索其他可能性的灵感。

在美国苹果公司工作多年后,Kumar因晚期淋巴瘤(一种血癌)回新西兰疗养。他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领导一家为癌症患者开发软件的初创公司。

"在打造这家公司的过程中,我开始更深入地参与本地日益活跃的新西兰创业生态,也被推动新西兰经济从商品出口转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无形产品出口的愿景所吸引,这种模式能为新西兰带来更持久的价值。"他说。

Jason Wang is a partner at Icehouse Ventures.

Jason Wang 。 Photo: Supplied

新西兰的独特优势

Wang表示,虽然新西兰初创领域规模较小是显而易见的劣势,但也存在一些独特优势。

"新西兰的风投在许多方面都很独特。"他说。

"尤其是与像中国这样的亚洲风投市场相比,新西兰的风投公司更有合作精神。(在这里)多家风投往往会共同支持某一垂直行业的公司--例如航空航天--以实现全球竞争。"他说,"(除此之外)也是由于每年投的项目量相对较小,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考察潜在投资项目,这一点是那些大(风投)市场所不具备的。"

"Kami、Halter、Crimson Education、悟空中文都是新西兰初创企业的成功样本,它们的创始人都是以全球视角出发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的。"他说,"最后一点,'New Zealand Inc'(扶持本国公司)这个理念确实存在。大家确实希望扶持下一代企业家,同时建立经济可持续的企业。"

"在我们这行,大家更愿意从长期角度出发建设生态系统,支持年轻人并回馈社会--在经济上也能获得回报。"

亚裔背景的创业者们

风险投资人们表示,很难去吸引到更多的亚裔人士进入创业这个领域。但对于那些敢于把握机会的人来说,回报是值得的。

"有时候,传统的家庭观念,比如稳定和'安全的'工作可能会拖我们的后腿。"Murlidhar说,"但在今天这个世界,不去冒任何风险可能就是最大的风险。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度,更多的指导,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榜样,让人们知道创业不仅是个人风险,更是实现个人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的一条道路。"

Vignesh Kumar, co-managing partner at venture capital firm Global from Day One

Vignesh Kumar。 Photo: Supplied

Kumar认为,多元化的投资团队对风投公司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一个)可以做的核心举措是,在学业生涯早期阶段就提供关于初创企业或创业的教育,因为这能传递给各类背景的学生。"

"通过大学创业俱乐部等活动,我们看到创业浪潮正在蓬勃发展,下一代创业者正在很早就接触科技创新领域。"

Wang希望帮助亚裔创业者们将他们的独特洞见和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以Indus的创始人Jay Goradia举例。

"(Goradia)明白,长居海外的印度人有超过3000万人,这其中有许多人想投资印度股市。"Wang说,"所以他利用中国开发能力的优势,打造了一个可以促成这件事的平台。"

"这家公司正是基于一个独特的见解成立的,而这对本地创业者来说可能并不明显。"

Wang还希望吸引更多的亚裔投资人把目光投向新西兰。

"从我的经验来看,亚裔投资人更倾向于投资亚裔背景的创业者,因为他们了解驱动创业思维的文化细节,以及背后的独特洞察。"

Murlidhar则希望更多的美国投资人和国际同行加入到新西兰的创投生态当中。

"要想持续提高本地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们需要更多重大的成功案例--更多能激励投资人更大胆投资强大创业者的故事。"

"成功会带来信心,而海外资本的加入只会帮助我们走的更远。"

根据陈少杰介绍,现在已经出现了变化--越来越多亚裔创业者正在主动向他寻求投资。

"随着亚裔社区在新西兰的发展壮大并成功融入,我们以前那种'安全第一'的保守思维正在发生转变,"他说,"我认为这是件好事。"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