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在当地航展的公众开放日上展示其"幽灵蝙蝠"无人机。 Photo: Paul Crock / AFP
为遏制中国,澳大利亚计划以"无人机墙"概念打造一个"三层防御体系",而新西兰或将从中受益。
一位防务专家表示,这一构想的灵感源自乌克兰,只不过澳大利亚构想的规模更大,并且这个防御体系中可能还包括空中无人机和海上无人机。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简称ASPI)国防政策高级分析师Malcolm Davis博士此前撰文称,如果得到其他盟友的支持,澳大利亚的防御体系将更为有效。
"如果澳大利亚这个无人机墙构想再加入新西兰这一'层',将会特别有帮助。"他说,"假如--我是说假如--中国开始向西南太平洋地区进一步扩张其军事存在,我想有了新西兰的加入,我们的防御体系将得到相当大的助力。"
"这将能(让新西兰)无缝衔接到澳大利亚的防御体系中,我们将共同合作,保卫两国的安全。"
三层防御体系中的最外层(航程可以达到距大陆海岸2800公里外的地方)可能会部署一种代号为"幽灵蝙蝠"(Ghost Bat)的无人机。
这种由波音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单价超过1000万澳元,与乌克兰的许多廉价替代品相比,尽管它仍然显得成本高昂,但与F-35战机相比却便宜了10倍,并且还搭载了先进的传感器。
Davis提出,防御体系的第二层可以使用更为廉价的拦截无人机。
"它们可以在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和帝汶海(Timor Sea)上空布防,对任何躲过幽灵蝙蝠阻击的威胁进行拦截。"
"这将是'无人机墙'的核心,所以需要部署能够执行单一任务的、成本低廉的一次性平台,但数量一定要多。"
堪培拉方面已经在澳洲本土的"幽灵蝙蝠"开发项目中投入了10亿澳元,并带来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该项目正在测试这种无人机与战斗机协同作战的能力。
"新西兰没有不投资'幽灵蝙蝠'计划且并重建其空中作战能力的理由。"Davis说,"不一定非得购买类似F-35这样昂贵的战机。"
震慑中国
Davis还表示,无人机墙计划还可以无缝衔接到美国的防御体系中。
美国海军曾经有一项名为"复制者"(Replicator)的计划,计划在印太地区部署数千架无人机,不过该计划后来问题重重。路透社上月曾报道称,五角大楼方面正在尝试重新快速引入数百种型号的美制无人机和一个训练计划。
"我们希望获得能与美国联合作战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其他伙伴和盟友,比如日本。"他说,"比如希望具备通用的数据链、指挥与控制等那类东西。"
不过, "无人机墙"不是要挑衅中国,而是为了起到有效威慑的作用。
"没人说要在非战时击沉处于国际水域的中国军舰,但我们确实需要有保持监视他们举动的能力,持续开展侦察--并且在战时能够采取行动捍卫我们的利益。"
"我认为当下正是对自主系统和像无人机墙这类概念加大投资的时候。"
无人机计划的重要性仅次于太空计划
新西兰最新的国防产业战略把无人机摆在了仅次于太空计划之后的重要位置,位列"三大优先战略产业"中的第二位。
军方和太空主管部门目前已经接到指令,需就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领域给出一份"基础声明"。
除此之外,新西兰国防军也已经开始招标,准备建立一个类似于澳大利亚的"技术加速器",用于新技术的发现、开发和测试,并将这些新兴技术整合到国防能力当中。
其招标中称:"此前,许多传统国防领域之外的、有前景的创新未被纳入考量,此次拟议的加速器计划可以提供结构化、且更为灵活的途径来接触此类创新。"
Davis表示,无人机不会取代传统防御体系--澳大利亚计划购买日本的"最上"级护卫舰,而新西兰本周在马来西亚的会谈后也正朝着类似方向迈进--无人机将作为对这些系统的补充。
"我们探讨的是把无人机作为那些海上舰船和战斗机之外的有力补充。"
"你不单单有部署在海面、海底和空中的打击能力,你可能还会希望得到来自轨道卫星的支持。"
【简氏防务周刊】此前报道称,"日本和新西兰已经就改进'最上'级护卫舰,并使其满足新西兰皇家海军的使用需求展开政府间对话"。
Davis表示,乌克兰在战争期间使用的是更小、成本更低的无人机。
"其核心理念仍是让采购成本低于载人平台,从而实现对这些无人机的大规模采购。"
"这一切的要点在于制造规模效应。"
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他认为盟友国家在军事领域尚未展开这类对话。
"我们也是刚刚开始探索。"
"如果我们能研发出这些系统,并且能低成本、大批量且快速地投产,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强效组合',让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在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时提升作战能力,并且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