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华裔家庭呼吁政府在基础教育中普及人工智能

7:48 4/8/2025

奥克兰不少校外机器人、人工智能课程受到越来越多华人家庭的追捧,许多人认为掌握高科技对下一代至关重要。

不少家长还呼吁在新西兰的基础教育中加入相关学科,以让学生尽早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以适应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未来就业市场的需要。

创意想象实验室CILab是奥克兰一家专注于机器人编程的教育机构,该机构负责人Hannah Nie表示,自疫情后,该机构的亚裔学生数量就出现大幅增长。

"我们2016年创建的时候,只有十几个孩子," Nie表示,"现在,我们有近300名学生。"

Young students learn technolo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fun and hands-on experiences by building a robot.

通过亲自制作机器人,学生们在实操中学习与技术、科学及工程相关的知识。 Photo: RNZ / Yiting Lin

Nie表示,其机构80%的学生都是亚裔,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不同族裔的家庭,包括中东裔、俄罗斯裔以及欧裔,也对机器人和编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此外,她也发现越来越多年幼的孩子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初中生和高中生这个群体为主,能占到(学生总数)的80%,"她说,"疫情结束了之后,出现了泉涌的情形,小学生逐渐成为我们的主体。"

Nie表示,这一变化很好反应出越来越多的家庭对早期科技教育的重视。

"我觉得很多亚裔的家庭,越来越觉得学习机器人、编程是一个大时代里不可不面对的选择。"

James Wang, founder and instructor at iBot Academy NZ.

奥克兰机器人及计算机编程教iBot Academy NZ负责人及授课老师James Wang。 Photo: RNZ / Yiting Lin

James Wang是奥克兰机器人及计算机编程教室iBot Academy NZ的负责人和授课老师。

Wang曾在中国担任软件工程师,并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担任讲师,于2015年与妻子在奥克兰北岸的家里开设了机器人编程教室。如今主要教授机器人比赛、机器人制作以及的编程语言C语言。

Wang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助推了奥克兰华人家庭学习机器人技术的热潮。

他认为,新西兰的基础教育应该加强对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投入,以让下一代年轻人掌握社会发展必须的技能。

"我知道有的学校教工程,"他说,"是教什么呢?木工和铁工,这个太老了,已经不是现代(需要的)。"

"现在IT(科技)是非常重要的了,你必须有个基础,"他说,"你(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学其他专业都没问题。"

Young students are learning to build robots at a home-based robotics and programming school on Auckland’s North Shore.

学生在奥克兰北岸一家家庭教室学习机器人制作与编程。 Photo: RNZ / Yiting Lin

Selina Chen的儿子就读于奥克兰的Botany Downs Secondary College高中,并且在CILab学习机器人及编程。她表示,学习科技并学会如何与机器人协作,将是下一代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未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她说,"即使孩子们将来不成为工程师,他们也需要了解这些(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一样,"她补充道。

Chen也呼吁新西兰应该在学校开设更加专业的机器人课程。

"(我儿子的学校)确实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的课程,他们称之为'科技课',"她说,"但据我了解,这些课程并不深入,只是非常基础的内容。"

"我希望小学或中学就能把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纳入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她补充道,"科技发展太快了,孩子们从小开始了解这些内容非常重要。"

奥克兰妈妈赵玲也为她8岁还在读小学的儿子报名了机器人课程。她表示,如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能够纳入小学课程,那将是最好的,但她也表示新西兰的学校可能会面临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

"目前可能(学校)师资有限吧,尤其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很新的行业,"她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来这里(校外机器人课程)。"

Ho Seok Ahn, senior lecturer in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奥克兰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的高级讲师Ho Seok Ahn。 Photo: RNZ / Yiting Lin

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工程领域的学习,奥克兰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的高级讲师Ho Seok Ahn自2016年起就带领新西兰的少年国家队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nternational Robot Olympiad)。

Ahn表示,人工智能早已不再局限于工程领域,而是扩展到了商业、医疗、商业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因此是所有人群,尤其是年轻一代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懂人工智能尤为重要,"他说,"因为这与他们未来的目标密切相关,包括就业或大学专业的选择。"

"如果他们对人工智能没有任何的了解或相关技能,"他补充道, "将来找工作可能会非常困难。"

Young students learn technolo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fun and hands-on experiences by building a robot.

通过亲自制作机器人,学生们在实操中学习与技术、科学及工程相关的知识。 Photo: RNZ / Yiting Lin

Ahn对新西兰基础教育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也持支持观点,但表示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许多新西兰学校已经配备了一些传统的、技能型的教学设施和教材,"他说,"但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发展变化非常迅速,因此需要定期更新设备和教学内容。"

"学校可能意识到需要为学生引入最新的技能和教学材料,"他说, "但这还取决于预算,受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Ahn表示,教师的能力也是学校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我们有非常有资质、聪明且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他表示,"但他们还需要接受新技术方面的培训,而这可能会成为学校的另一项负担。"

新西兰机器人慈善信托基金Kiwibots,15年来一直致力于组织机器人竞赛、教育活动和项目,鼓励新西兰的年轻人通过实操来学习STEM学科。

在过去两年中,该组织共带领27支队伍前往美国,代表新西兰参加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VEX World Championships),获得10个世界冠军奖项。

Michelle Hazeleger-Mollard, the national operations manager of Kiwibots.

新西兰机器人慈善信托基金Kiwibots全国运营经理Michelle Hazeleger-Mollard。 Photo: Supplied

Michelle Hazeleger-Mollard是该机构的全国运营经理,她表示参与Kiwibots项目的学生人数每年大约有10%的增长,融合了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课程尤其受学生青睐。

Hazeleger-Mollard表示,学校老师非常愿意向学生们介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但投入到教学设备上的资金有限依然是障碍之一。

"老师们都很积极,"她说,"但经费非常有限。"

"虽然所有教学资源都是免费的,但学校仍然需要资金来购置教学所需的设备,"她补充道,"所以,当预算本来就非常紧张时,这就变得很难实现。"

教育部课程中心Te Poutāhū的代理副秘书长Pauline Cleaver表示,在新西兰,从1年级到10年级,STEM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

到了11至13年级,学校可以根据师资、可用资源和学生需求,开设更专业的STEM课程。

Girl Power team from College Street School in Palmerston North gets ready for the Kiwibots Nationals.

来自北帕的College Street School学校的Girl Power团队为Kiwibots全国锦标赛做准备。 Photo: Supplied

Cleaver表示,教育部已与多个专注于STEM教育的机构合作,并资助了70多个社区专业教育机构,以支持在传统课堂之外的科学、技术和数学学科的学习。

她表示,政府的2025预算中也包括了对STEM教育的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包括3,990万纽元用于为0到8年级的学生提供科学学习的教具,2026年开始投入使用。

Cleaver表示,一套新的教学大纲今年晚些时候,会以草案的形式发布。届时,新大纲将纳入现有的、新兴的以及未来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生成式 AI、计算思维、数字成果设计,以及数字安全与保护。

届时,学校将被邀请对新大纲进行评估以及试运行,全面实行预计在2027年前完成。

"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日益重要,"她说,"作为新西兰国家课程中技术学习领域更新的一部分,学生将对一系列技术的概念、知识、实操有更深入的探索。"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