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123rf.com
过去十年,华人已经成为新西兰 陪读签证(Guardian of a Student Visitor)的主力申请人。
该签证允许一位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居住在新西兰,照顾他们的孩子(17岁或以下),该孩子需要在新西兰读书并持有学生签证。
根据移民局的数据,从2015年1月至2025年5月4日,移民局总共收到23,066份新西兰陪读签证的申请。其中,中国籍陪读签证的申请总量为12,699,约占申请总数的55%。紧随其后的是韩国,申请数为5547。
为了孩子的教育,许多华人放下稳定的工作或事业,选择以陪读家长的身份,到新西兰陪伴孩子读书、学习。
一些陪读妈妈表示,在新西兰独自一人照料未成年的孩子,她们面临着诸多挑战。
Moris Li和儿子在2024年7月从北京搬到奥克兰生活。 Photo: Supplied
独自育娃
因为喜欢新西兰休闲的生活方式,Moris Li选择成为一名陪读妈妈,在去年7月登陆奥克兰。如今,儿子在奥克兰的Kohia Terrace School读7年级。
Li表示,她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一个人在新西兰扛起照顾孩子的重任,而身边缺乏足够的家人支持。
"我想休息的时候,没有人能替你一会儿," 她表示,"有时想开车出去四处看看,或和朋友逛街吃饭,都不能太远,因为要接孩子,而且要在孩子回来前把晚饭准备好,一天内属于自己的时间就非常有限。"
Li表示,因为陪读签证只颁发给一位法定监护人,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失也带来挑战。
"孩子11岁,男孩会有一些运动的需求,那妈妈可能就没法兼顾到,"她说,"孩子正处于一个要到青春期的过程,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有时也会提出为什么爸爸不能和我们在一起的问题。"
Li表示,如今先生持旅游签,每年入境两次确实可以短暂缓解她家务上的压力,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家庭问题。
她表示,先生正在考虑申请学生签证来新西兰长期生活,但国际留学生学费的高昂,有可能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Li表示,如果放弃新西兰的生活,带孩子回国,孩子则又会面临无法跟上国内学校进度的问题。
"回去要面对小升初,北京(小升初)是很难的,能考上一个好学校都要靠成绩,"她说,"(儿子)这个成绩(回去)能上什么样的初中呢?很渺茫。"
Photo: xixinxing/123RF
经济压力
家住奥克兰东区的陪读妈妈Tina Zhang,已经陪伴儿子在奥克兰生活了近两年,儿子如今在奥克兰Botany Downs Secondary College读12年级。
来自江苏的她表示,之所以带孩子到新西兰读书,是因为中国学生的压力太大。
"我们江苏(学校)很卷,"她说,"我们(孩子)上初中以后,基本上早上7点以前进教室,晚上9点半、10点才放学。"
"回家后还不是马上就可以休息,还要做作业,"她补充道,"国内(学生)实在太辛苦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得不到保障。"
Zhang表示,在新西兰作陪读妈妈,她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语言不通。因为拿的是陪读签证,许多仅仅对新西兰永久居民、公民开放的免费英语课,她并不符合参加的资格。
"虽然我在这待了快两年了,但我觉得语言上进步也不是特别大。"她说。
Zhang表示,她也考虑过上正规的英语班,但考虑到孩子的学费已经很高,她只能放弃。
Zhang表示,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她非常希望能打一些零工,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缓解一些家庭经济负担。
"孩子要交学费,大人在这租房子,任何地方都在花钱,但我们没有挣钱的机会,"她说, "不管怎么说,(陪读妈妈)能一个人单独带着孩子出来打拼天下都不容易。"
抱团取暖
Lily Zhang是新西兰陪读家长互帮互助微信群的群主,她表示,微信群已经成为许多陪读家长报团取暖的地方。
Zhang表示,微信群成立于2021年,最初有500位成员,如今成员近400人,大部分成员都是陪读妈妈,也有陪读爸爸。
她表示,微信群最初建立是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呼吁政府能将陪读家长列入2021居民签证(2021 Resident Visa)的行列,后来微信群逐渐成为大家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的空间。
Zhang表示,许多人对陪读家庭有误解,觉得都是"家财万贯",但其实大家都要面对新移民到异国他乡打拼时遇到的困难、挑战。
"这么多年来我们就抱团取暖,"她说, "我也想给她们一些鼓励、安慰,让她们不至于(觉得),好像(在新西兰)是被遗忘的。"
她表示,一些陪读家庭因为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最终以离婚收场;与此同时,陪读家长也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
"带小孩出来基本上就没有回头路了,"她说, "陪读家长比任何一个职业都艰难,特别是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限制打工、除了烧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Zhang表示,她非常希望社区能够对这个群体多一些体谅、理解和关爱。
Anna Yang表示,和儿子一起在新西兰生活非常有意义。 Photo: Supplied
寻求支持
来自北京的Anna Yang因为不想和先生长期两地分居,已经打算只让儿子在新西兰短期就读。
Yang的儿子如今5岁,在奥克兰的Meadowbank School小学读一年级。 Yang表示,中国小学入学年龄是7岁,儿子在新西兰读两年书后,她就会带着儿子回中国读小学。
"(新西兰学校一年)四个假期,我们都会回国,"她说,"我老公基本每两个月也来(新西兰),所以(对夫妻关系)影响还没那么大,但是长期以往的话,肯定是会有影响的。"
Yang表示,新西兰陪读的花费并不小,一位家长陪孩子到新西兰读书,加上学费、生活费,平均需要10万纽币到20万纽币不等。
Yang表示,虽然花费不菲,陪伴孩子也需要大量精力,但她觉得这段经历对自己和孩子都是值得的。
Echo Zhang 鼓励陪读妈妈遇到问题时不要一个人扛,而是向外寻求帮助。 Photo: Supplied
来自中国河北的Echo Zhang,如今也在奥克兰陪伴读高中的女儿学习、生活。
Zhang表示,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确实是陪读妈妈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虽然你出来陪读了,但你不是一个单亲妈妈,"她说, "在国内的亲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提供者,也要学会借力,有任何困难与家人倾诉,找时间沟通。"
Zhang表示,虽然和丈夫不在一个国家生活,但她还是会经常和丈夫通电话,聊孩子的成长与学习,让丈夫也有 "参与感",并且听取丈夫给与的一些育儿建议。
Zhang表示,许多人对陪读妈妈的身份可能有误解,但她认为这个角色非常有价值。
"虽然(陪读妈妈)现在经济收入很少,或者为零,"她说, "但自己不要妄自菲薄。"
她也鼓励陪读妈妈遇到问题不要一个人扛,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十年间,超1.2万华人申请新西兰陪读签
新西兰移民局签证主管Jock Gilray表示,新西兰的陪读签证允许一位家长或法定监护人陪伴他们的孩子到新西兰读书。
陪读签证可以多次入境新西兰,签证有效期与所陪同未成年孩子所持有的学生签证相同。
"如果有超过一位监护人希望一同前往新西兰陪同孩子,他们需根据自身需求,单独申请其他类型的签证。" Gilray表示。
Gilray表示,持有陪读签证的人不具备申请认证雇主工作签证(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特定目的或活动工作签证(Specific Purpose or Event Work Visa)或学生签证的资格。
"不过,他们可以通过申请签证条件变更(Variation of Conditions, 简称 VOC),来申请兼职工作或学习," Gilray表示,"一旦获批,他们只允许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至下午2:30之间从事兼职工作,或兼职学习。"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他们仍履行陪读期间的监护职责,这是该签证的基本要求之一。"